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风采展示
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刘爽:我从事思政教学工作11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这一“关键课程”的“关键主体”。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身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虚心学,舍得钻,上高度,提质量;要牢记“六要”要求,努力做到“八个统一”;要守正创新,培根铸魂,将自己煅就成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经师与人师。
副院长安晓颖: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学生转变的催化剂,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在我眼里,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藏,而教师就是发掘宝藏的人;每个学生都是含苞的花蕾,而教师就是辛勤的园丁;每个学生都是千里马,而教师就是那慧眼的伯乐。我深知我的一举一动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努力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德高身正,为人师表。
教师王喜国:
昔日驻守国门,今朝专心育人。
行万里路实践,读万卷书修身。
不负峥嵘岁月,不负学子莘莘。
唯愿后浪进步,为国奉献青春。
教师马爽: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让我们努力做命运的主人,改变自己的人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韩丹丹:2016年至今就职于大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了儿童时、少年时、青年时的梦想——当老师,随教龄的增长、学历的提升、经验的积累,当老师的理想和当好老师的追求发生了飞跃,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有文人风骨的人、有血有肉的人,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大写的人。
教师金瑛: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曾荣获“大连科技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先后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并编写著作。积极参与各级课题项目,指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思政课公开课和微电影等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潜心立德树人,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教学格言:赞美和鼓励是激发学生潜能的最佳途径。
教师李璐:中秋节与教师节相遇,美好的日子多了一份温暖。我叫李璐,来自大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工作,是一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90后思政教师。教书是我的初心,育人是我的信仰。做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将坚定执着地用爱和专业,细心打磨教学的每一处细节,坚持记录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陪青年大学生们一起度过更加充实、更加美好的大学生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牛霖霖:大科任职11年,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曾获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校教学大赛各级奖项,获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优秀党务工作者”、“大连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要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从教以来,她始终厚植理想信念仰信,讲学生听得懂的课,用行动诠释着“身教重于言传”。教学格言:上“有温度”的思政课,做“有温度”的大科人。
教师白帅: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从事高等教育教学16年,热爱并奉献于阳光下最美丽的育人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时刻关注国内外局势,坚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不断使理论同实践相结合,传统文化和时代观念相结合,丰富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的同时,应用于教学和工作中。德为师之魂,才为师之本。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承担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参加省厅级各类培训十余次;发表省级以上级别论文二十几篇;主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辅学读本一部;多次获得省级思想政治教育类竞赛奖项;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变是永恒的,在变化中让不变更持久。
教师刘畅:教师是教书育人,是榜样,是灯塔,与青年学生一路相伴,默默相随。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做过销冠、做过集团人力资源经理,最终归根到教师这个岗位上,是自己对这份事业深深的情怀。作为一名思政教师,除了在学业知识上要做到传到授业解惑,更希望我的社会工作经验,能够对青年学生有所指导和借鉴。我爱这些青年,爱他们活力四射,眼神清澈;我爱这些青年,爱他们勇敢担当,聪明智慧;我爱这些青年,爱他们充满好奇,对未来无限憧憬的脸!我爱他们,也爱我自己,爱自己能在他们成长路上,陪伴他们、鼓励他们、一往无前!
教师韩毅: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思政教师,要自觉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关蒙恩:六十年匆匆人生,只从事一项工作,那就是持续在教学一线给学生上课,在三尺讲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为国家坚守立德树人的意识形态阵地,实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四十年间讲了很多门课,培养了众多的学生。每当教师节来临之际,都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祝福,这是我最开心、最幸福和唯一可以向自己炫耀的事。这种荣誉感只有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才能够体会得到。我会把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变成动力,愿意继续发出微弱的光和热,争取为学生、为学校、为国家再做一些工作。又一个教师节临近,寄语同行、鞭策自由:认真备课、认真讲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曾俊喜:作为大连科技学院一名党员思政教师,始终坚守自己的阵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切实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自觉肩负“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大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载的中年教师,感叹生逢盛世,真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沧海巨变,人民更加幸福,国家日益强盛,民族充满自信。
教师王莹:女,1988年4月生,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讲师,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主要承担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主持并参与多项校级、省级课题,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学读本》,参与大连科技学院金课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参与2021年辽宁省高校一流思想政治理论课。从业感悟:任教5年,励志耕耘,无怨无悔。一路走来,坚守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教学格言:业精则名,德高而馨
教师王晓霞:女,1982年6月生,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讲师,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承担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曾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并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参与辽宁省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教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丛书《形势与政策》,参与编写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营销心理学》。与两位同行共同撰写《传统化与信息化交汇下思政教育》一书;在辽宁大学生在校联盟发表4万字博文;参与两项大连科技学院金课项目《形势与政策》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结项。曾获辽宁省大学生最喜爱的经典文章推荐三等奖;辽宁省辅导员金点子活动三等奖;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三等奖;大连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大连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教学格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车艳茹: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得过第七届辽宁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本科院校组)三等奖等其他多项奖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6年,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座右铭,更坚信教育是精神的沃土,能让希望发芽。因此,在教学中努力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青春守望青春!
教师于秀杰:我从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学校,从教至今一十六年。对于教师这个身份感触最深的就是陶行知先生对教师身份的定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思政教师,从事的是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事业。我是如此幸运,能在思政课教师岗位工作至今。教师这个职业是我心之所向,我热爱,我荣幸。因为热爱,我愿意无私无我地付出;因为荣幸,我愿意竭尽全力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全体教育工作者: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或许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这样的为师至境。但是我理当惜时前行,倍加努力。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是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自谦之语。是我的鞭策自励之语。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陈良琨:毕业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工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军旅期间从事政治工作16年,曾任职团政治处主任、政委、党委书记等多个政治工作岗位,退役从教后,任大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4 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性格开朗热情,待人真诚友善,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格言“用人格教育人,用爱心塑造人,用真情感化人,用榜样激励人”。
教师张硕:学生是我工作的原动力,而“爱”就是我愿意和能够付出的全部。我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把为人师表、学高为师作为自律的信条,真正把教育教学当作神圣的职责和义务来履行。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知思政课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为学生筑梦引路的道路上,我将竭心尽力,不断探索,做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教师刘冬:中共党员,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本人2017年入职,从业五年。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人始终本着学正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理念传道授业。在职期间,本人深刻理解教重在启的道理,时刻抓住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将政治理论与学生关注的热点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引导思维方向,竭尽全力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道路!
教师郑旭:女,中共党员。2014年7月就职于大连科技学院,曾任职机械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和组织员,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荣获大连市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018年荣获大连科技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大连科技学院优秀辅导员,2020年荣获大连科技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她始终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明确“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把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和价值标杆,不懈努力和追求,同时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她理论教学的全过程中。教育格言: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养。
24
教师王妍:2017年参加工作,今年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6年。有幸研究生毕业后回到母校成为了一名辅导员,更幸运的是我完整的带了一届自己的学生。对我来说辅导员亦师亦友,是一份可以用生命影响生命、用陪伴和倾听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工作,5年我和学生一起成长。今年是我成为思政专任教师的第一年,我会尽快完成身份的转变,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继续不忘初心、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和担当,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思政教师。
教师葛玉丽:时间在静静的走着,好像是转瞬间,我来我校已经14年了。14年里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成长,向着一名优秀教师的方向行进。优秀教师应当是每个教师都想达到的一种高度。是别人赐予的评价,是我们教师职业生涯中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已行进在这条路上,只不过每个人距离目标的位置不同,那么如何才能更快的向着这个目标靠近一直是我在追寻的方向,作为高校的一名青年教师,我尚且存在许多不足,我要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前人阅历的同时,也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条成长之路。没有捷径可言,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上好每一节课。
教师张璐:“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我最初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可是自2006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对“师者”的理解有了更深层的认知。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而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关爱每一名学生,教师关爱的目光、关怀的话语就是射进学生心灵的阳光。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认同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
教师邹显波: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党领导地位的认识,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关系着国家,铸魂育人,任重道远。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坚持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让思政课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激情澎湃。
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郑伟:中共党员,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授,并为全校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自毕业就一直在我校工作,坚守师德师风,秉承教书育人理念,用爱心、耐心、诚心去工作与学习,与校共成长。
教师赵锦: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教研室专任教师,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近五年,曾先后发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论文十余篇,其中SSCI一篇,国内核心一篇;主持或参与省级、市级课题七项;参编教材五本。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境。心理老师不仅仅要上好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更要帮助更多的大学生解决心灵的困惑,希望自己能走进同学们的心中,共同遇见更好的自己。格言:悦纳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发展自我,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滨港路999-26号 电话:0411-86245087 邮件:zhangshuo@dlust.edu.cn 联系人:张老师
版权所有 @2024大连科技学院数据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