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培根铸魂,守正创新” 微影中的思政课展示活动 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实践决赛

来源:网管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6-2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加强“四史”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在本学期实施了8学时的实践教学。通过情景微电影和红色情景剧演绎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025年6月19日,大连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培根铸魂 守正创新”微影中的思政课展示活动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实践决赛在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对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活动伊始,主持人详细介绍了本次比赛的目的和规则。本次比赛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内容,要求参赛作品以情景剧或微电影的形式,展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事迹以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注重思想性、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评分标准涵盖主题内容、表演技巧、制作水平、创意创新等多个方面,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参赛作品。

随后,11组精心准备的情景剧和微电影依次登台展示。这些作品题材丰富,涵盖了从虎门销烟时林则徐眼中的坚毅,到五四运动中青年学子振臂高呼的激昂;从长征路上红军战士相互扶持的背影,到改革开放浪潮里弄潮儿搏击风浪的果敢,你们用青春的视角重新诠释了百年峥嵘岁月。每一个作品不是简单地复刻历史,而是用镜头语言、舞台张力,将历史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情感共鸣;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和创意,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和感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作品展示结束后,进入了学期总结环节。主持人回顾了本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历程,从课堂讲授到实践调研,从小组讨论到课外拓展,老师们用心教学,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的奥秘。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礼,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经过评委们的认真评审,《长征记忆》等五组作品凭借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表演和出色的制作,荣获一等奖;《基石》等六祖作品荣获二等奖;《钢铁脊梁》11组作品荣获三等奖。此外,郑旭等11位教师凭借在指导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和专业指导,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院刘爽院长为获奖同学和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并对他们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最后,刘爽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刘院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认为这种将思政课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益尝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也提升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领导对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和才华表示赞赏,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培根铸魂 守正创新”微影中的思政课展示活动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实践决赛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让思政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深入人心。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培养出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