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化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近日我院组织学生赴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万忠墓纪念馆、中苏友谊塔、旅顺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
旅顺日俄监狱是由俄国于1902年始建,日本在1907年扩建而成的,中国和朝鲜等国家的反战和平人士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1971年,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在此建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参观过程中,刘爽院长、曾俊喜老师、金瑛老师、郑旭老师等对旅顺日俄监狱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学生们认真听讲解、看陈列,深入了解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认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用知识武装自己,增强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万忠墓纪念馆是为了纪念甲午中日战争中被日寇屠杀的中国同胞而建立,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及旅顺大屠杀130周年,在这样的日子里来到万忠墓纪念馆参观学习有着别样的意义。安晓颖老师、郑旭老师等对洋务运动时期旅顺的军事建设、中日甲午战争在旅顺的经过以及旅顺大屠杀的情况做了讲解。
在参观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贫穷被人欺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我们好好读书,自强自立,长大后做一个有用之才,报效祖国,建设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才会强大,才不被人欺负,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中苏友谊塔,顾名思义,它是中苏两国人民在反击日本法西斯的战斗中,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友谊的象征。1955年2月23日,中苏友谊塔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为奠基题字“中苏友谊塔奠基”。以彭德怀为团长,宋庆龄、贺龙、郭沫若、聂荣臻为副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主持并参加了隆重的奠基典礼。
牛霖霖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中苏友谊塔的来历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牛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加深了对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认识和理解。对比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万忠墓纪念馆,同学们更加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一致表示要努力学习,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区,为维护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而奋斗。
旅顺博物馆是大连市属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以其悠久的建馆历史、别具特色的藏品优势、庄重典雅的馆舍建筑及错落有致的庭院设计而蜚声海内外。2008年获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2013年4月,实现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在旅顺博物馆,刘爽院长为学生们讲解了青铜器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承载着古代文明和发展历程的珍贵文物。它代表着历史的进程,是对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一种记载。通过青铜器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金瑛老师和张硕老师为学生讲解了历代的瓷器,指出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人民在瓷器制作中凝结的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意识到要牢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不懈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牢记嘱托,着力推进将旅顺口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统筹校内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以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行动,在强国征程中奋进前行。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旅顺经济开发区滨港路999-26号 电话:0411-86245087 邮件:zhangshuo@dlust.edu.cn 联系人:张老师
版权所有 @2024大连科技学院数据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