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旅途即将到达终点
一个学期即将画上句号
回到家乡故土的你
是否愿意投身家乡沃土
来一场和家乡的“实践”重逢
活动目的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发挥县级团委的“生源地”优势,组织辽宁大学生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切身感受在党的领导下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宏伟成就,切身感受辽宁的深刻变革、见证辽宁的变化与发展。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原则
按照“团中央统一规划、省级团委统筹指导、地市级和县级团委自主实施、高校团委宣传动员”及“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县级团委的关键作用,利用家乡资源创造条件、做好保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搭建在外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实践桥梁。
实践内容
紧紧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化”的阐释,通过以学生以家乡为纽带,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报道作为社会实践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引导大学生通过返乡实践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
1. 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疫情防控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
2. 企业实践。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3. 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4. 社区服务。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青春行动,在每个社区青春行动的实施社区安排不少于10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5. 乡村振兴。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6. 兼职锻炼。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
7. 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8. 网络“云实践”。动员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常态化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
各级团组织结合当地实际,可同时实施若干项实践内容,也可从中选取一到两项逐步推进,突出实践质量,务求实效。
大学生申请参加步骤
1. 信息获取: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辽宁学联”微信公众号,阅读“返家乡”系列相关推文。
2. 报名申请: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3. 参加实践:返乡后按照当地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要求,及时了解岗位、认知岗位、适应岗位,加强学习,高质量完成岗位任务;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保守秘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积极主动参与具体工作,彰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
4. 记录成长:关注“辽宁学联”微信公众号,将实践日记、体会制作成文案和短视频,通过后台留言方式或通过邮箱(tw22825447@126. com)参与投稿;及时与校院团委、指导教师、朋辈同学等分享交流,向更多的同学老师宣传展示自己的家乡。
5. 总结分享:做好实践总结思考,对返乡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成果可以邀请指导教师做进一步提升挖掘,转化成学术型实践成果或活动型实践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团组织开展的总结交流活动以及“返家乡”社会实践个人和团队评先推优活动。
有关要求
1. 请各二级学院团委认真落实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责任,及时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协调联系当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努力挖掘优质实践活动岗位,并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网址:https://gov.5idream.net)发布,跟踪做好人岗匹配、条件保障落实等工作。
2. 请各二级学院团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动员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并将“返家乡”社会实践经历和成果作为学生实习、综合测评认定的印证材料及学校团组织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鼓励开展校级层面的总结通报。
3. 请各二级学院团委把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立足各方需求,整合多方资源,自觉为参与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力所能及地为学生适当提供餐补等工作保障,合力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4. 我校团委将在“大连科技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平台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并对2022年度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单位、个人进行通报。请提前谋划信息报送、人员选拔、总结提炼等工作,努力展示好各级团组织的创新做法以及返乡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
(联系人:薛老师;请各学院将活动总结及活动照片于2月23日16:00前上交至团委邮箱DKTW86245071@163.com。)
各位同学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创青春”
“辽宁学联”微信公众号
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的
团组织微信公众号阅读相关推文!
在“创青春”公众号的
“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
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
即可报名申请!
来源/ 辽宁学联
版权所有 @2024大连科技学院数据服务中心
0411-8624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