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如何做一名“重实干强执行 抓落实”的合格党员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7-02 点击量:427

“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区域振兴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我们必须提高认识,上下联动,迅速把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很多人都去过丹东凤城的大梨树村。大梨树标志性的建筑就是“干”字广场,大梨树人的精神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字“干”。毛泽东说过“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邓小平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三代领导人的话就树立在“干”字文化广场上。

    “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的目的就是要引导教育干部职工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效字以求,当前,我们党员干部的工作精气神有所提升,干事创业的劲头鼓起来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与目标任务的要求、与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的期待相比,干部职工作风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比如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工作不够精细、精神不够振奋、职业倦态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工作、迟滞发展。

    “实干”,就是作风上“实”,行动上“干”。“实”,就是要敢讲实话、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再讲这个“干”,工作靠抓,事业靠干。一个人的威信源于干,工作业绩在于干。“干”是硬功夫、是真本事,所以邓小平同志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在“干”这个问题上,首先应该弄清楚我们是干什么的,对于怎么干也许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对于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想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要参与到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去,服务人民是一个不断输出的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岗位知识,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什么样的工作性质,不学习就无法输出,在你输出的同时需要从外界汲取营养来丰富自我进而再输出,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俗话说“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的工作很多时候都是时间紧任务重,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怎样保证做到高质量、高效率的输出我们的服务,那就要注重日常的不断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就自己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相关知识的自觉主动的学习。这样你桶里的水才可能保证足够的多,从量上足以输出;才可能保证你桶里的水质达标,从质上满足要求。

    所以无论作为党员和普通群众,我们时刻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学习能增加知识储备,有了一定量的知识必然会带来工作本领的长进,长进了本领工作的自信心也会随着增加,工作就会越干越会干,效率必然会提高。(央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