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应美方获取大量微软用户数据 违规获取用户数据的恰恰是美国自己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7-06 点击量:633

 

近日,微软公司副总裁伯特称,美执法部门过去5年每年向微软签发2400至3500份保密令,以获取其用户数据,未受到美国法院有效监管。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日表示,事实一再证明,逼迫企业开设“后门”、违规获取用户数据的恰恰是美国自己。目前全球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国大数据产业循序发展,应用不断深化,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领域倍受关注的热点之一。2018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40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4%;其中,硬件、软件和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27亿美元、167亿美元、109亿美元,占比分别为31.5%、41.4%和27.1%。大数据逐渐成为全球IT支出新的增长点。预计大数据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

中国大数据产业起步晚,发展速度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数据产生速度加快、规模加大,迫切需要运用大数据手段进行分析处理,提炼其中的有效信息。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294亿元,同比增长25.64%。

图表:2018-2020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调查发现,59.2%的受访企业已经成立了数据分析相关部门;同时,27.3%的企业正在计划成立数据部门,绝大部分企业均已意识到数据分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绝大部分数据资源为非结构化数据。68.9%的受访企业表示非结构化数据的比例在70%以上。20.5%的企业非结构化数据比例为50%-70%。根据访谈,在企业新增数据中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速远高于结构化数据。(信息来源:中研网)